七月下旬,应届大学毕业生们将迎来告别晚宴,收拾行囊,各自踏上人生的征程。他们将要寻找人生的第一份工作。有人认为一定要“入对行业”,宁可失业,也不愿为错的人打工;也有人认为应该“趁在职时找工作”,先找到一份工作,等找到更好的工作再换工作。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,你会选择“趁在职时找工作”还是“趁在职时找工作”?你觉得你的选择正确吗?
26日,记者在德州大学、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微信群中发起“毕业”调查,共有82名毕业生参与。调查结果显示,超过七成受访的毕业生感受到毕业后就业压力,在“找对行业”还是“一边工作一边找更好的工作”的选择中苦恼。
本次调查的受访者大多为1994、1995年出生,其中31人表示已经找到工作或有明确的职业规划,另51人表示尚在迷茫,正在寻找职业方向。相比薪资福利,应届毕业生更看重职业发展,但在北上广等大城市,对职业发展的要求并不高。而且,60%的毕业生不愿接受“宽松安逸”的环境,希望用青春创造一片天地。
此外,当被问及如何规划第一份工作时,不少毕业生也提出了“世界这么大,先去探索一下”“和同学、朋友一起找个项目创业”等新想法。
应届毕业生
我从大三开始感到迷茫,仍然没有方向
小琴(化名)是电子专业的应届毕业生,她说自己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迷茫,当时有一家IT培训机构来学校推介,据他们介绍,小琴第一次感受到毕业找工作的压力。当时她心里没有工作方向,抱着“学一技之长”的想法报了培训班初入职场的迷茫,顺利完成了学习,还拿到了相关证书。当时已经是大四上半年了,她尝试投了几份实习简历,但都石沉大海。
“这个专业找工作确实比较难,压力也很大。”小琴说,为了拓宽新年后的就业机会,她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就学习了平面设计,之后她开始大范围投简历,但还是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。
目前,她在离家较近的一家装修公司找到了一份每周有两天休息日的工作,除了负责日常的平面设计,还要负责整理材料、收发货物等。她并不喜欢现在的工作。“虽然写代码很枯燥很痛苦,但毕竟是我学了四年的专业,还是想重新捡起来。”小琴说,自己现在正处于“一边工作一边找工作”的迷茫中,不知道能不能找到。
走出象牙塔,“失落感”教会我们做好两种准备
小张是一名刚毕业的学生,在一家物流公司工作时间不长。对于“入行对了”还是“边工作边找工作”这个问题,他感触颇深。“一开始我坚信要选择有发展前景的行业、大公司,即使得到了一些实习机会,我也十分谨慎,总想找最好的。但当身边的同学开始步入正轨,而我却错失了很多机会时,那种‘失落感’教会了我,要做好两种情况的准备。”小张说,先找一份不那么热爱的普通工作,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心中最好的工作,而是给自己信心去等待一份好工作。
小张坦言,自己也曾担心自己有一天会在现在的工作中变得“懒惰”,不愿意离开这个圈子,但离开象牙塔,养活自己是第一步。“总之,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未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,我正在准备考公务员,未来是什么样子,我们完全不知道,但我们必须朝着目标前进。”小张说,自己勇敢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,因为当他清楚知道自己拥有什么、懂得什么、能做什么、能去哪里时,就不会再对未来心生畏惧。
专业人士
随随便便找第一份工作,职场阴影挥之不去
“第一份工作非常非常重要,毕业生走出学校就像一张白纸,你如何勾勒和着色,将对你的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。”毕业四年的吴女士谈及这个话题,用了好几个“非常”来表达自己的看法。
吴女士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企业文化很差的公司,办公室里勾心斗角,她最初学到的并不是业务能力,而是如何“站队”、如何讨好身边的人。而且,因为是新人,公司给她安排了很多不该属于她的工作。在没有任何前辈指点的情况下,工作中稍有小失误,就会被严厉批评、举报。“那时候经常被骂哭,即使后来跳槽到其他公司,也很难突破自己、坚守规矩,成为‘保守派’。”吴女士说,第一份工作给她带来的阴影一直延续到今天。现在,只要领导叫她,她还是会很紧张,对在公司工作很抗拒,她还在坚持考公务员、考编。
如果你忽视了现在的生活,又怎么谈得上诗歌和远方?
虽然齐先生已经毕业近十年了,但回忆起2009年夏天的情景,他仍然感慨万千。
齐先生出生在农村,父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,“知识改变命运”是家里最大的希望。因此齐先生从小就拼命学习,背负了太多的希望和压力。好不容易大学毕业,面对各种工作机会,他更加努力地寻找出路。公务员、事业单位、银行……这些父母最看好的工作,都被他拒绝了。
几经波折,他觉得自己走到了尽头,但现实要求他给家人一个交代,他做了销售员,日夜加班,成为同学中收入较高的学生之一,现在是一名销售经理。
“有些人运气好,能慢慢找到工作,实现自己理想的职业规划就好了。但有些人运气不好,没办法,只能‘边工作边找工作’。但比选择更重要的是努力,每一份经历都是宝贵的。”齐先生说,工作几年后,他想告诉应届毕业生,在任何岗位上,最重要的是心态要积极,不忘心中的“理想国”。
职业规划师
选择没有绝对的标准,因时而异,因人而异。
“做选择没有绝对的标准,‘进入正确的行业’和‘边工作边找工作’没有对错之分,尤其对于每个具体个体,需要综合分析自身环境和优劣势,每一次选择都是因时而异、因人而异的。”职业规划师张超表示,“盼毕业,恐找工作”是每一位毕业生的切身经历和感受,但从职业规划的角度看,这个问题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,需要个案分析。
张超表示,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,第一份工作就像一个巨大的试验场,有很多扇门和无数扇小窗户,只要用所学的知识和实践能力作为“钥匙”,就能找到合适的门或窗户。
很多同学走出象牙塔,步入职场,过程或许艰难,最重要的是拿出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的朝气和毅力去迎接困难和挑战。一路上遇到困难很正常,不要害怕踩到荆棘,只要瞄准目标,砥砺前行,敢于迎接困难,奋斗这块小石头终有一天会发光。
网友观点
◎“任何认真找过工作的人都知道,第一份工作是你职业生涯的‘起跑线’,甚至比你所学的专业更能决定你人生的方向。”
◎“先做再换?哈哈!现实是,你这样干,就永远在相关行业干,就算换工作也走不远。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很骨感!”
◎“我毕业时考上了公务员,但工作几年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份工作。当我想辞职创业时,家人差点杀了我。如果你的第一份工作很稳定,比如公务员或事业单位,那么你很难‘转行’。”
◎“找一份刚刚好的工作,就像嫁给一个备胎,总是会不开心,婚姻质量不会高,也干不好工作。”
◎“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,如果学历不高、经验又不丰富,能找到愿意录用自己的工作就已经很不错了,不建议太挑剔,最好是见好就收。”
◎“现在很多人上大学的时候,选专业都是很迷茫的,干嘛非要找本专业的工作?趁年轻,多尝试几个行业初入职场的迷茫,也许在找工作的时候,就遇到迟来的‘真爱’了。”
◎“你们这些‘小伙伴’不知道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有多宝贵,当然趁这个身份还存着,先找份类似的工作吧!”
◎ “我是HR,如果求职者不是应届毕业生,我会更看重他的工作经验而不是学历。”
◎“任何事情都很难一蹴而就,尤其是找工作的时候。先找到工作,然后慢慢了解自己更适合做什么再改变。走弯路救国也一样。”